發(fā)布時間:2020-05-27 11:09:39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

1
大連鎖超市這個行業(yè),凈利潤幾乎是靠從運營細節(jié)中摳出來的,別看動輒千億銷售額,能剩個3-5%凈利,已經是很好的企業(yè)了。
賣日用百貨,漲價幾乎不可能,只能朝著降低成本努力。而成本能不能降低,嚴重依賴一線員工,尤其是像永輝這種生鮮版塊占大頭的超市。
那么,假如一線員工不好好干,雞蛋打碎、牛奶過期、蔬菜水果各種折損浪費,那么本來利潤就很薄的超市,就別想賺到錢了。
而只有員工把這些貨品當成自己家的東西,他才會幫你省。怎么能讓員工把東西當成自己家的呢?答案當然是靠激勵了。
2
最簡單的辦法,漲工資行不行?
永輝超市全國8.5萬名員工,如果每人每月漲100元工資,那一年就是1.02億——幾乎占到凈利潤的10%。這個激勵力度不小了吧,但是的每月漲100元,對誰會有吸引力呢?
就算每人每月漲1000元,那么請想一下,這就能夠使一線員工把貨品當成自己家的了嗎?
恐怕是不行。
所以,激勵沒錯,但如何設計出好的激勵方案才是關鍵。
3
永輝超市用的是一套「一線員工合伙人」激勵制度。即,讓一線員工都成為店鋪、柜組的股東,大家一起分新增利潤,而且員工拿大頭。這樣,員工變成為自己打工,爛的蔬菜水果大部分損失都是自己的,所以情況就截然不同了。
我家附近就有一個永輝超市。沒人監(jiān)督,但員工的行為都很負責——對貨品小心搬運細心看護,愿意主動介紹和叫賣,服務態(tài)度又好,而且員工還有自主打折的權限。
這個方案的成果怎樣呢——永輝超市果蔬損耗率降到5%,遠低于同行的30%。低損耗省下來的,就是利潤。店長和員工也主動多干活,因為多招人就是成本,還要分錢。
如此一來,永輝超市就成了一家一線動力強勁而穩(wěn)定的優(yōu)質企業(yè),這是其他任何競爭優(yōu)勢都比擬不了的。
4
那這個「一線員工合伙人」制度,具體是如何設計的呢?
網上有永輝超市激勵方案的具體內容,但我們不太可能拿著超市行業(yè)的方案直接復用,而是要思考:永輝超市這套制度起作用的邏輯是什么?這個邏輯我們能否復用?這個邏輯背后有哪些關鍵的思考方式和執(zhí)行細節(jié)?
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套制度的核心,就是「增量利潤再分配」。
在新方案未執(zhí)行之前,超市原來就有賺錢的能力,比如一年能賺5個億,這個叫存量利潤。作為一線店員,你們拿著現(xiàn)有工資本來就能創(chuàng)造出來的這部分利潤,不在分享范圍之內。
但是,排除存量利潤之后,一個店多賺的每一分錢,都要和店員分享。至于說存量利潤定多少合理,大家一起商量,基于歷史事實達成共識。
好,原則定了:新增利潤要一起分。那怎么分呢,是所有人平均分嗎?當然不是。
第一層,總部和門店之間分:會約定一定分配比例,有五五分的,還有三七分的,總部三,門店七。這樣就極大調動了一線門店員工的積極性。因為原有利潤總部是靠鎖定存量利潤不分配來保住的,那么增量利潤當然是一線門店努力創(chuàng)造的,門店貢獻最大。
第二層,門店分到的利潤,如何分到每個員工頭上?
首先是按級別分:
店長級:8%
理級:9%
課長級:13%
店員級:70%
看到了吧,越靠近一線干活的人,分的利潤比例越大——你說員工能不用心么。
然后,是按部門的「毛利額達成率」分。
第1名:分配系數(shù)1.5
第2名:分配系數(shù)1.3
第3名:分配系數(shù)1.2
第4名:分配系數(shù)1.1
第5名:分配系數(shù)1.0
最后,還要乘以一個出勤系數(shù):(當季應出勤天數(shù)-事假/病假/產假/工傷假天數(shù))÷當季應出勤天數(shù)。
我們以永輝超市一個生鮮部門的員工為例,他所獲得的獎金激勵為:
新增利潤×門店分配比例×店員分配系數(shù)(70%)÷店員數(shù)×生鮮部分配系數(shù)×該員工出勤系數(shù)
5
這個激勵方案為什么會有效呢?我認為關鍵點有三個。
1.整個利益分配方案是清楚確定、公開透明的。
2.將「存量利潤」和「新增利潤」一刀切開,明確新增利潤的創(chuàng)造主要來自于一線員工,制定自下而上的利益再分配方式。
3.按勞分配,按創(chuàng)造的價值多少分配,而非平均分配。多勞多得,少勞少得,不勞不得。
永輝超市的這套「一線員工合伙人制度」,完全是從系統(tǒng)動力出發(fā),重新定義公司內部利益分配方式的制度。在不侵占既得利益者的情況下,順利推進組織變革。
而這些出發(fā)點和關鍵點,同樣是通證制度設計的核心考量因素。只不過,以通證為載體的利益再分配制度,作用范圍可以更加廣泛,而不只局限于公司內部;利益載體更清晰,更易實現(xiàn)產品工具化,落地成本更低。
總而言之,通證思維的內核,從來不是遠在天邊摸不著的月亮,而是具備深度思考能力的企業(yè)家本就具備的思維武器。目前,一些成功的互聯(lián)網公司,也早已經在運用通證的思想和工具,從局部出發(fā)改造企業(yè)的動能,不斷擴大企業(yè)的邊界。
每日 推薦
- 交通大模型創(chuàng)新與產業(yè)聯(lián)盟成立
- 五個關鍵詞解碼7月經濟
- 日日順創(chuàng)客訓練營又添三項國家發(fā)明專利!物流行業(yè)產學研結合產出最多!
- 7月份鐵路客貨運量穩(wěn)步提升
- 國家統(tǒng)計局:7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(wěn)中有進發(fā)展態(tài)勢
- 前7個月我國快遞業(yè)務量完成1120.5億件
- 海南省首家船員快遞驛站正式成立
- 浙江公路數(shù)字治超布控率達百分之百
- 數(shù)字中國建設有力支撐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
- 7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6.7% 增速創(chuàng)年內新高
- 今年188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設備更新投資補助資金下達完畢